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年7月29日 星期一
2019年7月27日 星期六
2019年7月21日 星期日
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7.20~21
2019年7月19日 星期五
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7.18
2019年7月17日 星期三
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7.16
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7.16
3.建築內外觀照片說明
(1)外觀
說明:正門-西有聯外道路,大門外有廣場,廣場有花崗石桌椅組,可設計為單車驛站及漂書站。
說明:基地大門左側外牆一道深且垂直裂縫,修補裂縫後可在其上設計海墘街八號作為地標。
說明:基地東側門,門外有一片廣場,本村最大的集會場,廟會活動拜拜集合地,兒童老人運動場所,夜間茶話會好所在。本宅一面大塊白色牆面,可作為大螢幕使用。東側入門為廚房,方便送餐至東側廣場。唯台電電錶與外線配錯方向,電線貼近屋瓦,易因磨擦造成漏電危險,宜重新配罝,將電線配管至室內。
說明:主建築保留水泥屋瓦,前院屋頂因颱風掀起屋瓦,多年前因水泥瓦料難找改為紅瓦。
說明:老宅北面,水泥屋瓦破損,不容易找到原型屋瓦更新。 |
說明:西側門,入門為浴厠。主建築屋瓦已破損希望改為與前院的紅瓦,堅固又具特色。 |
說明:強風狂吹造成屋瓦被掀起,造成漏水入屋,白蟻入侵,樑柱被啃,影響結構安全。 |
(2)內觀
說明:老屋坐北朝南,入門為中庭,正中主建築有客廳及四間卧房,右側為廚房,左側為浴厠。 |
說明:客廳大門門聯寫著:「志在山崗芝蘭挺 胸懷大海棠隸聯 克勤克儉 惟讀惟耕」警世傳家。 |
說明:客廳木製雙開紅門。 |
說明:客廳大門外是中庭,設有晒衣架及洗碗台。先父係石匠,客廳大門門框係家父親手打造花崗石門框,特別具有紀念價值。
中庭上空無遮,優點是光線充足,缺點是雨天及冬天寒冷夜晚時至廚房及浴厠甚為不便,宜設計以強化玻璃遮住三分之一上空。
說明:客廳神明桌及八仙桌係由海墘街老家搬來的,相傳已好幾代之久。八仙桌在本村已少見,廟會大拜拜時被借出當供桌。
說明:金門故鄉非常重視祭神明及祖先客廳神明桌後隔間牆係放置祭神明及祖先用之物品,亦可作為後房之通道。
說明:主建築左側後房放置一座清末祖母級紅眠床,床邊有一張舊木櫃,都是上百年的古物。
說明:主建築後房均有小閣樓,必須爬木梯才能上至閣樓,爬木梯成為現代人挑,上得去卻下知如何下來的人頗有人在。 |
說明:爬木梯上至閣樓,閣樓是一個平面,平時作為儲物空間,子孫返鄉時可作通鋪使用,稱得上是促膝長談聯絡感情的好空間。 |
說明:前院左側為廚房,廚房有東側門出入至東廣場,走道可放小茶几及椅子,方便鄰居會過來說話聊天。 |
說明:前院左右側走道可通行,可設計為好書交換中心。
|
說明:前院右側浴厠,有西側門出入至聯外道路,宜改建為乾濕分離。 |
說明:浴厠門已變形,宜拆除重建。 |
五、爭取優先補助理由
(一)文化價值的獨特性:本棟建築為仿傳統閩式建築,金門早期國民住宅之一,漁村現存唯一本型式之老屋。
說明:漁村老屋僅剩二間,型式不同。上圖為陳家老屋 |
(二)急迫性:屋頂部分也因經年累月使用及外力的影響下有破損而導致屋內漏水。如木造房屋經常受雨水浸潤,結構安全恐增加倒塌危險。故有急迫修護及保護的必要性。
(三)歷史及資源完整性:透過修繕後,預計要將這裡的人文逸事蒐集整理,透過網站完整呈現。
(四)永續性及公益性:將原有空間修繕並且做活動性的規劃,建置臉書及部落格協作平台網站,共同將在地文物及人文逸事保留傳承。建置網站及規劃單車驛站,期能提高本地知名度,提升本地觀光產業。推動好書交換與海墘街之夜等活動,希能爭取結合政府資源及民間社團力量,共同推動社區文化建設,營造社區和諧共榮氣氛。
2019年7月15日 星期一
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7.15
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7.15
三、房屋現況說明:
(一)建築興建年代及建物材料
1.建築興建於民國六十一年八月十九日竣工
2.建物材料:本棟老屋為仿傳統閩式水泥空心磚造建築,屋頂設計為水泥瓦斜屋頂。設計上為三合院式,前院可兼作曬穀場。
1.建物區域位置相關圖說
基地位置:
說明:位於漁村中心的位置,步行向北至環島南路村口約五分鐘,步行向南至海墘街沙灘約五分鐘。 |
說明:老屋基地東側廣場可作為大型集會廣場,南側廣場作為單車驛站,958地預定規劃成綠地花園,280-3地預定與太陽能公司規劃成太陽能停車場,389地闢為友善農地。 |
說明:老屋基地地號為金門縣金湖鎮漁935.944-1 |
2.建物及基地套繪相關圖說
3.建築內外觀照片說明
說明:基地大門左側外牆一道深且垂直裂縫 |
說明:電線屋頂亂拉 |
說明:基地東側-台電電錶與外線配錯位置,電線貼近屋瓦,易因磨擦造成漏電危險 |
說明:水泥屋瓦破損難找原型屋瓦更新 |
說明:紅瓦係颱風狂掀厠所及廚房頂上屋瓦,因一時找不到相同泥瓦更換硬度及重度更佳的紅瓦,但因新舊相間之處施工欠佳,造成大雨時雨水從新舊交接處漏水
|
說明:強風狂吹造成屋瓦被掀起,造成漏水入屋,白蟻入侵,樑柱被啃,影響結構安全 |
2019年7月14日 星期日
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7.14-2
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7.14-2
4.廟會海墘街之夜
老屋四牆漆成白色,東西側各有一面大牆,西側面臨馬路,東側是廣場,此處可作為蚊子電影院的地方。利用每年例行的代天府廟會活動夜晚,透過社區影像紀錄片傳播,喚起漁村社區返鄉人思鄉之情,凝聚起對在地情感及認同。
5.繪製海墘街社區地圖
透過與耆老之間的互動交流,收集在地耆老的生命故事文化傳承,整理出屬於這裡地方特色,繪製海墘街社區地圖,並將這個老屋據點規劃成為傳唱海墘街歷史的基地。
(一)建築興建年代及建物材料
1.建築興建於民國六十一年八月十九日竣工
2.建物材料:本棟老屋為仿傳統閩式水泥空心磚造建築,屋頂設計為水泥瓦斜屋頂。設計上為三合院式,前院可兼作曬穀場。
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7.14
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7.14
2017年全家由台灣返鄉參加本村與后園之代天府廟會活動,廟會大拜拜在老屋旁東側廣場熱鬧登場,習慣平素村民交流之冷淡,對當天鄉親們對宗教的熱情場面感到訝異,一念之下有了想法,希望能夠活化這個空間,使這個空間成為新漁村人群聚集活動的場所,辦理文化客廳、單車驛站、交流小聚,透過這一處場域,扮演重現海墘街印象,成為地方活動據點的老厝。希望能藉此地點的活化,重拾起過去寶貴的人文精神,進而凝聚新漁村老舊住民愛鄉之意識,合力營造出新漁村發展的各種可能。
2019年7月13日 星期六
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7.13-2
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7.13-2
老村復村無望,遷居新漁村之新屋也成老屋,牆面裂縫,瓦片屋頂也有部分損傷,連帶影響結構安全。年邁老母多次提議將老屋拆除,比照屋後四叔家(漁村五號)透天屋重建,但這一棟老宅,己成了每一年王姓子孫回鄉掃墓祭祖尋根的一處重要歸鄉地,新漁村老屋已和海墘街祖厝精神牢牢連結在一塊,回到這裡來,仿如回到海墘街祖厝,思想祖先的開墾、努力不懈、以及在地生活精神的追本溯源。當年離鄉背井遠赴他地謀生時,回首最難忘的那棟老屋印象,我們的生命泉源之所在,水泥瓦房牢牢綁住海墘街消失的老街上,百般不捨去拆了它。一直說服老母保留這幢充滿紀念價值的老屋,老屋保有當年視祖父的老煙斗、祖母的新娘古床、父親親手打造的原石門框。採修老如舊的方式小心呵護著,為海墘街保留一絲回憶。
新漁村因地利之便,住戶以倍速極快增加,原住戶五戶己成為少數中之少數,海墘街之名已漸被淡忘,更遑論對海墘街發展之注意了。
2017年全家由台灣返鄉參加本村與后園之代天府廟會活動,廟會大拜拜在老屋旁東側廣場熱鬧登場,習慣平素村民交流之冷淡,對當天鄉親們對宗教的熱情場面感到訝異,一念之下有了想法,我們家老屋可以扮演重現海墘街印象,要將空間活化,成為地方活動據點的老厝。
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7.13
海墘街八號宅工作日誌
2019.7.13
106年陪母返鄉參加廟會 |
1959年期間大颱風海浪侵襲,海水倒灌,造成沙灘流失,因適逄戰事緊迫,政府無經費救災重建,村民由政府輔導自1966年起陸續遷居至金門陶瓷廠西側漁村現址,興建金門第一批國民住宅,第一批蓋的是仿閩南式建築式樣,水泥瓦為屋頂,牆以空心磚水泥砌成。
村民開始遷至新漁村多年,本戶仍繼續留在原村營生,後因政府一再勸說及輔導下不得已才遷離居住已數代的海墘街,當初由五戶原住民,分別住在前後整齊兩排房子仿閩南式建築裡,四十多年間已擴建成上百戶村莊。原住戶大多拆除重建現代化透天,現存僅剩兩間形式不同的老屋。
1986年國軍南雄守備隊以加強南海岸軍事防務為理由,動員兵力及怪手一夜之間將海墘街居民房屋拆除,經村長帶村民抗議無效。海墘街自此從地平線消失,留下一片滄海桑田的失落感慨,漁村石將軍佇立在村後山崗上,守護著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們有如殘火般即將消失的記憶。
1997年起海墘街原居民多次向金門縣政府及中央政府陳情,建議政府將海墘街恢復原來地形地貌,並輔導復村,迄今未有合理回應。
訂閱:
文章 (Atom)